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、啟智增慧、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,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,樹立崇高理想,涵養浩然之氣。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——習近平
人物:葛宜麗,52歲,新店鎮小湖村致富帶頭人。記者找到她時,她正坐在新店鎮的農家書屋里認真看書。她是一名普通村民,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。因為愛讀書、會讀書,她掌握了果樹種植訣竅,成為該鎮響當當的種植大戶。在她的帶領下,該鎮掀起了讀書熱潮。
自2021年新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成后,村民們的文化體育活動越來越豐富。
我們新店鎮有“魚米之鄉”“酥梨之鄉”的美譽,從這些美譽中,大家就知道我們鎮有多熱鬧。對我來說,我們鎮還多一個“讀書之鄉”的美譽。
因為我的愛好除了種地,就愛看書。每天農閑時,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書吧。這個閱覽室也是鎮里的農家書屋。
農家書屋里有2萬余冊圖書,這里已經成了我的“加油站”,從2012年接觸種水稻一些農作物以來,遇到種植方面的疑惑,不了解的,我就第一時間來到書屋尋找答案。
來到新店鎮的書吧里,農家書屋管理員許靜,一邊幫助我登記借書,一邊翻看圖書借閱登記簿與我聊起了家常。她說,農家書屋里最老的一本登記簿應該是2013年的,當時鎮里建了新的農家書屋雖然最初只有1500冊圖書、3組書柜,但是來看書的村民很多。
農家書屋管理員 許靜:我們書屋里的圖書借閱登記,都記錄著村民們日常借閱書籍的名稱,其中農業種養類的書籍較為搶手,當時,書屋1個月借出大約30本書。
村民去農家書屋看書,沒有電腦查閱資料,環境也不怎么好。大家都渴望有一個更好的環境讀書。許靜告訴我,自2012年,不斷有社會熱心人士向農家書屋捐贈資金和書籍,市里也每年對農家書屋的藏書進行補充更新。
于是,我們農家書屋變得不一樣了,不僅有了新電腦、新書桌,書籍也越來越多。2023年7月,農家書屋搬到了這里。村民從書籍里汲取到了豐富的知識,并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平時的果樹種植中,農田管理中。
梨樹種植大戶 張春生:我家種有13畝地,出現的病都是炭疽病,要是不知道怎么辦就到這面查查資料,然后回去再對癥下藥,處理處理。
就在十幾年前,我在農家書屋看報,收集了大量資料,預判現代化機械耕作方式將取代傳統的耕作方式,我左思右想,在2011年,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,購買了4臺手扶插秧機,率先在家鄉開始推廣機械化插秧。
第二年,又增加3臺乘坐式插秧機,后又成立新沂市宜麗農機專業合作社,規模不斷壯大。到2022年,合作社實現經營收入70萬元。
村民們看到我種稻有了大收成,大家紛紛來“取經”。我就把大家帶到了農家書屋,向他們介紹這里藏著的“致富書”。漸漸地,跟著我到農家書屋看書的村民越來越多,大家紛紛來這里“取經”,有時書屋里坐滿了人,有時一書難求,有時到了晚上書屋也燈火通明。
如今,全市已有254家農家書屋。隨著“數字網絡圖書館”的建設,村民們還能在農家書屋里上網、看視頻、聽有聲書……農家書屋的利用率和服務效能越來越高。
后記:讀書,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。我感謝這個農家書屋,感恩與書籍的美麗邂逅。讀書不僅教會我種植果樹,更教會我做人、做事的道理。希望農家書屋的建設越來越好,滿足每一個村民對知識的渴望。
新沂融媒記者:王冉冉 曹順
編輯:譚之頎